燕安墨香

地址:西安美术学院
电话:13649290649
手机:13649290649
QQ:84404395 1939480490
邮箱:13649290649@163.com
您的位置:首页 > 说文道艺 > 燕安论文

燕安论文

浅谈创造性的培养

发布日期:2011-10-3 18:52:04阅读次数:字号:

 

浅谈创造性的培养

 王燕安

原载2003年第3期《美术观察》

        当了数年的学生,又做了数年的教师,当学生时曾想让老师教“创造”,当了老师又被学生请教教“创造”。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时,首先考虑的是在教学方式和内容中,哪些是不可能甚至妨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因素,并力图找出其中的症结。

        在本文中,我所认为的创造性内涵是指人们在改造自身与客体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某种原创性,它是人们一切智慧、能力的最高级的体现。无论是艺术创造、技术创造、科学创造还是其他社会创造,都不是墨守成规的,都不是对前人、别人的重复,甚至不是对自己的重复。

        基于以上理解,我以为,有两个我们习以为常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是会妨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一个观念是将创造力等同于知识或技能的学习。知识或技能通过任何途径都可以学到,但知识、技能与创造性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拿教科书来说,都是将前人的创造、发明、思想进行归纳、总结、筛选、分类后编纂而成的。照本宣科的教学只能给学生灌输一堆知识,与开发智力并不等同,更不等同于培养创造性。而且创造力不同于智力,智力亦不同于吸收知识。它们之间相互有联系,还有某种互动关系,但绝不等同。大量实事证明:智力高的人不一定具有出色的创造才能。心理学家把智慧(智力)和才能(能力)看成是个人特殊性的两个不同的表征。智慧表现在个人的智力活动方面,才能却是表现在个人进行某种活动,完成某种任务的本领方面。在中国历史上,孔子、墨子、孟子和荀子等都把“智”和“能”区分开来,以往大多数人都存在着误解,以为加压加量的灌输知识是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成正比例的,这或许可以使孩子得到高分,但并不能培养出创造力。

        第二个观念是,创造性可以被传授。传授往往是重复性的行为,实际上,凡是可以被他人重复的,一定不具有创造性。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那里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是无法从甲传到乙的。所谓“创”,就是要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拿美术教育来说,大凡教师能教的都是技法一类的,这些技法大多是老祖宗们传下来的,许多已总结成了法,汇编成了画谱,它们无疑是可重复的,可传授的,有规律可循的。这些是可学可教的。但翻开一部美术史,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大师们技艺精湛的作品,并且可感受到大师们强烈的独创精神,而这些可贵的独创性却是无法通过课堂教学来传授的。

        既然这些做法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那么是不是就只能依靠先天性而放弃后天的培养呢?回答是否定的。   

        事实证明: 创造才能的形成和发展,  既依赖禀赋和个人努力, 也取决于教育和环境的影响。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个方面,环境则包含社会大环境及个人所处的小环境。学校教育的首要总则是教育方法。《礼记·学记》里这样论述教育方法:“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是强调开导, 反对一味的灌输。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独立思考是创造的前提。   

        而学生的创造能力常常取决于教师对创造才能的识别。创造才能的识别是大有学问的,教师只有尽早地、准确地发现学生身上的创造潜能,才可以因材施教,才可以因势利导培养人才。一个人的创造潜能常常是用异乎寻常的方式显露出来的。比如,对于学美术的学生,常常是标新立异、离经叛道者身上潜伏着创造才能。他们与一般的习惯做法格格不入,总是不愿意按照惯例来作画来作画。如果教师总是用一种合乎自己习惯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很可能就对此看不慣,因而就会干涉,甚至粗暴地制止学生的做法,这往往使学生与创造潜能失之交臂。这类事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不少现在已经在画坛上享有盛名的人,当初都曾遇到过各种令人尴尬的场面。不少教师要求学生画得和自己所习惯的形态一样,甚至与自己的风格一样,这种“标准化”的培养思路并非真正的严格要求。只有教师自己处在“创造才能标尺”之上并营造适当的氛围,才可能发现学生的创造才能。

        自由的学术氛围十分重要。我们常常看到一个人在孩童时期想像力往往是非常丰富的,许多儿童画就体现出这一点。可是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所受的教育越多,人的想像力越贫乏越苍白。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创造自由的学术氛围来开发想象力。

        自由的学术氛围意味着给尝试者尝试的权利,有人常常强调对学生的引导,这本无可非议。但他们的引导却是力图使学生像自己一样戴上一副守成的甲胄,容不得学生尝试新方法,新创意。其实,即使是一个艺术大师的影响,也应是一种精神上的引导,他所施加的影响仅仅只能是提醒被影响者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去创造精神产品,而决不是培养膜拜自己艺术的世袭者,更不应该强求学生成为自己的艺术脚印盲目的追踪者。我以为,作为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背景知识以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和审美意识,先让自己的眼界宽一些,那样就会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这样,才有可能营造一个自由的学术氛围。一个人只有有了自由的身体,才能有自由的思想。否则,一种独到的见解,一个新颖的创意,一项包含着成功因素的实验,很可能夭折。这些智慧的火花既可以转瞬即逝,也可以星火燎原。美术教育尤其需要个性化,每个人都应有自己选择道路的权利,十人十面,千人千面,才能百花齐放。艺术之圈如果圈得太死太板,不免会走向自己的反面,那样,艺术圈也就化为艺术的桎梏。但愿我们都认识到这些,自觉地创造培养创造性的环境。